最近,两则新闻引发了人们对人文学科的担心。一个是《华盛顿邮报》宣称,“工程师成为编辑室里的重要成员”,目前该报共有47名工程师与记者协同工作,而在4年前,编辑部里只有4位工程师。这都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数字化新闻体验和移动阅读的需要。另一个是高盛老板宣称“我们是一家科技公司”,高盛这家著名投资银行所雇佣的程序员和技术工程师数量,甚至比脸书这样的互联网公司还要多——这似乎反映,在顶级企业连商科都越来越混不下去,更不要说人文学科了,技术类学科横扫一切的趋势不可避免。
这一现象警示我们别低估了人文文学的作用。作为医学行业的一分子,笔者想到了医学人文。医学本身就是一门人文学科。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S.E.Luria说过,“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不知何时,我国医学“忘记”或冷漠了人文关怀,包括对医护人员及其家属的人文关怀、对患者及其家属的人文关怀、病人康复后的人文关怀等。不知不觉中,国内医学成了一门“技术”,这种缺乏服务后果的“技术”必然容易导致“购买技术”的人反感,医患关系的紧张,或许就是这样慢慢演化而来的。
很多时候,医学行业的人文关怀以及沟通等都是以医务人员为“主攻者”。也就是说,医学沟通以医务人员为主体。很少有人意识到病患也是医学沟通的主体,甚至在很多医患沟通中,病患只有“依从、听取、必须接受”的份,扭曲了正常的医患沟通,最终导致病患“左耳进,右耳出”,一旦出现因沟通不善引发的纠纷时,病患很容易以“我不懂医,当时没听懂”为由,指责医务人员没让其听懂、理解透诊疗过程、风险等。
沟通是一门较为深奥的艺术行为。尤其是医学沟通,既是专业沟通,又是专业解释,更是专业服务。需要参与沟通的医患双方自愿、主动、真诚对待和理解对方,才能得到满意的互信医患沟通结果,否则都是枉然。若是双方带着“猜疑”去进行沟通,或将成为日后医患矛盾的“导火索”,那种所谓的医患沟通一定是徒劳的。这当中,病患的沟通能力和沟通意识决定着医患沟通的成败。从某种角度来说,培养病患沟通能力,或将是未来医学行业的一个主流。只有病患懂得如何与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让整个诊疗过程在医患双方“心与心”的坦诚沟通中顺利完成,最终实现“医患一家亲”的家庭式诊疗。
在我看来,医患沟通的前提是得到患者和家属自主意愿,只有这样,沟通的结果才会有价值。而要让患者及其家属主动愿意与医务人员沟通,医务人员自身的人文素养不可少。这就要求医疗环境、社会环境、诊疗环境等有这个意识要求医务人员主动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医患沟通的主体是医患双方,医疗机构及医卫管理者乃至政策、制度等必须为医务人员提供有机会与患方沟通的条件。比如,有的门诊医生、急诊医生,工作强度比较高,甚至有医生一天只能喝一次水,也不能看完所有的病人。这种情况几乎没留有时间让医患双方进行更好的有效沟通,即便双方有这个沟通意愿也不能如愿完成。所以,创造良好的医患沟通环境,把医患沟通作为诊疗前的预备“处方”,或许是医学行业被遗忘的诊疗方法,应该让其回归医学当中来。
有人说,“如果不坚持正确的医学目的,重技(术)轻人(文),那医学的成功可能导致一个自己创造但又无法控制的怪物。”只有全社会重新认识医学的定位,把医学人文放在医疗技术之前,医学行业才不会因为人文缺乏而成为“怪物”。而要做到此,医学科普必然重要,尤其是医学人文知识普及更是重中之重,只要所有人都愿意主动了解医学、理解医学、认识医学,愿意与医务人员配合共同抵抗“病魔”,医疗行业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人文医学时代!
人类人文文学被低估,或许早已连累了医疗行业。病患的沟通能力被低估,或许是国内医患关系持续隔阂的一个隐蔽“病根”。当我们忽视了人文精神后,面对医学的未知性和局限性,硬邦邦的“医学技术”是不能解决人类疾病的,只有让病患愿意敞开心扉接受医务人员诊疗,才会减少医患双方的“误会”,利于疾病康复,减少不应该发生的医患纠纷,甚至医疗事故。所以,我们别低估了病患的沟通能力在医学发展中的作用,开展病患沟通业务培训或许是未来医学行业的一个新兴“产业”。
作者:梅松政
单位:四川省古蔺县观文镇梅松政诊所
原创声明:本文是华医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