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四川省人民医院针对该院肝胆外科医生周晓辉自杀一事向媒体做出说明。说明中称,周晓辉医生的妻子长期身患重病,多次手术,需长期服药治疗;家中还有90岁的老母亲。据同事介绍,近一年来,在家庭与工作的双重压力下,周晓辉经常说自己感觉身心疲惫。
医生自杀,令人同情和惋惜,尤其周晓辉正处于医生执业的黄金年龄,不仅是肝胆外科难得的专家,而且为人厚道,对患者有爱心,他的离去,难免让他的同事乃至公众为之扼腕。
人们在惋惜之余,也难免想找到他选择自杀的原因。公开的信息显示,他面临家庭和工作等方面的压力,这些都可能构成他自杀的原因,或者根本没有具体的原因,而是各种压力叠加在一起,才最终让他走上了不归路。但因为他并没有留下遗言,上述原因不过是人们的猜测而已,并且这些猜测若没有说服力,则人们难免会继续猜测,试图找出原因来。
猜测若保持理性,倒无可厚非,一旦带着情绪,就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按照习惯,好医生的离去,很容易让人想到工作压力,想到医患关系。更何况在周晓辉生前,可能也的确存在工作上的烦心事,比如与患方就治疗效果有过争议等。出于一种难以克制的情绪,无论现实当中或是网上,医患纠纷这一自杀原因很可能被放大,甚至被当成周医生自杀的唯一原因来传播。
其实,这种现象已经出现,有太多的人愿意把周医生的自杀归因于医患纠纷。但事实上,像周医生这样面临着与患者争执的情况事并不少见,相信从业多年的医生没几个不会碰到。至于周医生所碰到的患者是不是格外难缠,则并没有证据来加以证实,他生前准备卖车卖房赔偿患者的说法,也不过是一种猜测而已。
当然,不管猜测是否属实,但医患关系势必在这种猜测中被损害。对于公众而言,有必要保持耐心等等真相,当确定医患纠纷是导致周医生自杀的肇始原因后,再在这方面进行反省不迟。而对于医院和当地有关部门而言,则有必要对周医生自杀的原因进行调查,并及时而坦诚地公开这些信息,避免医患关系在情绪化猜测中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