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经常听到许多医生将偏头痛诊断为血管性头痛或血管神经性头痛,而实际上根据2004年国际头痛分类标准,已经没有血管性头痛和血管神经性头痛的诊断概念。换而言之,血管性头痛和血管神经性头痛等名词并不是规范的诊断名词,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许多基层医生和非神经科医生仍广泛地使用该名词。由于对概念理解的混淆,许多医生对偏头痛患者的处理深感“头痛”。
偏头痛基层诊断乱象现状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但当前我国偏头痛诊治的现状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诊断混乱和防治不规范,患者的就医率、正确诊断率和规范治疗率都很低。何棉旺等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偏头痛正确诊断率仅为18.2%,其中在省级医院偏头痛正确诊断率最高,但也仅有36.6%,而在乡村社区医院,偏头痛的正确诊断率仅为11.7%(表1)。
偏头痛缘何被称为“血管性头痛”?
从机制上而言,偏头痛的发病尚不十分清楚,主要有三种学说:血管学说、神经学说以及三叉神经血管学说。在上世纪80 年代,血管学说占主导地位,认为偏头痛主要是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在先兆期颅内血管收缩,脑动脉痉挛缺血引发先兆。发作期累及颈外动脉的脑血管扩张,产生波动性头痛;血管持续扩张导致血管壁局限性水肿,则进一步使偏头痛持续存在。但随着脑功能影像学的发展对该学说提出了质疑,动摇了其基础地位。
目前三叉神经血管反射学说被认为是偏头痛发病机制的主流学说,该学说将神经、血管、递质三者相结合,涉及三种机制即供应脑膜的颅内脑外血管外张、血管周围神经释放血管活性肽引起神经源性炎症以及中枢痛觉传导的抑制降低。
因此,从机制上讲,继续用血管性头痛代替偏头痛,为广大基层医生容易理解并接受。这也就导致即使早在1988 年,国际头痛学会颁布的头痛分类和诊断标准不再推荐“血管性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等诊断名词,并且随后的研究证明偏头痛完全可靠有效,临床上非神经科医生依然习惯使用“血管性”来描述偏头痛。但是根据血管性头痛的定义,只要来源于血管因素的头痛,均可统称为血管源性头痛。因此,若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头痛,则偏头痛与血管性头痛的概念内涵上并无异议。但若因明确的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颅内血肿、脑血管炎等所致的头痛,两者则产生较大分歧。根据概念,这类头痛也可称为血管性头痛,此时的血管性头痛为继发性头痛,在处理策略上与偏头痛(原发性头痛)有着本质的区别。此外,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根据国际头痛学会颁布的头痛分类和诊断标准,源于头颈部血管病变的头痛,即血管性头痛已经明确定义为继发性头痛。因此,在这一点上,希望广大基层医生能够规范使用诊断名词,以免在诊治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偏头痛的其他概念变化
无先兆偏头痛与普通偏头痛
无先兆偏头痛,旧称“普通偏头痛”或“单纯偏头痛”。偏头痛的症状为反复发生(至少5次)的头痛,每次持续4~72 h。典型特征包括单侧、搏动性头痛;头痛程度中重度;日常活动,如走路或爬楼梯、咳嗽时加重,常伴恶心和/或呕吐、畏光和畏声。
先兆偏头痛与典型偏头痛
先兆偏头痛旧称“典型偏头痛”或“复杂偏头痛”。偏头痛的症状在头痛开始时或开始前出现至少2次的神经症状,称为先兆,如视觉症状闪光、亮点、亮线及视野缺损,感觉异常针刺感、麻木等。通常先兆症状持续≥5 min,不超过60 min。头痛通常在先兆症状后发生。少数情况下,先兆发生后没有头痛发生。
偏头痛的治疗
首先要帮助患者确立科学的正确的防治观念和目标。同时辅以按摩、理疗、针灸、生物反馈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非药物干预手段。此外,在头痛发作和间歇期要循证使用药物治疗。
《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推荐,急性期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巴比妥类镇静药以及阿片镇痛药具有成瘾性,前者仅适用于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患者,后者一般不常规推荐。此外,也可选用曲坦类、麦角胺类药物等特异性药物。间歇期可选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癫痫药、抗抑郁药以及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预防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