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凌学民,是一名从事了20年临床工作的牙医。作为友睦齿科的合伙人兼首席医生培训官,在近10年中,培训及带教了不少年轻牙医。我接触过许多不同类型的年轻牙医,也特别关心年轻牙医的成长,今天,我想根据我个人的执业和培训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些观点和体会,希望对年轻牙医的职业成长和选择有些帮助。
首先是心态。 当今社会比较浮躁,诱惑也多。在不少医学院校,口腔专业的学生是入学新生中成绩靠前的那一批,你们不缺聪明才智,但是可能年轻气盛,少了一点禅定。我20年的执业体会是:口腔专业的成长周期,真的很漫长;口腔专业的工作要求,真的很严谨;口腔专业的知识面,真的很宽广。所以,要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境,多读多看多问多想多练,在职业生涯的头几年,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没有捷径可走。很多人都懂得这些道理,但往往执行得不够严格,坚持得不够长久。
其次是规范化操作。 虽然齿科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治疗学科,但是规范化操作是提高治疗质量、做出优秀病例的不二法则,也是年轻牙医成长的起始点。规范化操作,不仅仅指治疗本身的操作,也包括术前的接待、与患者的沟通、病史的询问、资料的收集、详细的口腔检查、完整的病历记录、术前分析诊断、方案的讨论与制定、患者的知情同意、操作步骤的实施,术中术后的护理以及术后的追踪维护等一系列完整的过程。通过规范化操作的训练,你会潜移默化地成为思维缜密、逻辑严谨、注重细节的医师。
第三是处理好与新技术的关系。 关于新技术,我要说的第一个观点是:作为年轻牙医,不要急于盲目地学习并使用新技术,临床基础技能的训练与常规治疗经验的积累,依然是重点。现代医学在数字化科技的助力下,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这在齿科专业尤其明显。在强大的数字化科技面前,曾经非常依赖医生专业能力的治疗似乎变得“傻瓜化”了,比如隐形矫正和种植导板,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傻瓜化”只是表象,如果你不具备正畸学和种植学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不可能依靠隐形矫正和种植导板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的。我要说的第二个观点是:作为年轻医生,作出准确的诊断比掌握新技术更重要。技术是方法,解决How的问题,而方法往往不会只有一个。技术本身是为治疗服务的,而治疗必须建立在正确的诊断上。诊断是治疗的关键,解决Why的问题。而明确诊断并不容易,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第四是建立“T”字型的知识架构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分化,专业也更加细分化。每位医生都应该成为大写的“T”字形人才:“T”字上的一横,代表的是知识面,越宽越好;而“T”字上的一竖,代表的是专科,越长越好。拿补牙来举例吧。与补牙相关的知识点有哪些呢?从最基本的牙体牙髓的解剖学、生理学,到窝洞的制备、工具的选择与使用、材料的性能与选择及操作步骤,再到he(牙合)学与美学等等,涉及面非常广。任何一个知识点,再深入展开的话,也足够大家学三天三夜了。复杂的如he(牙合)学,几年时间也不一定学得透。还有美学,这已经是艺术的范畴了,看来还得读一些艺术方面的书来熏陶一下。看似简单的补牙,就涉及那么多知识点,更不用说正畸和种植了。你对每一个知识点了解得越透,对操作的要求就会越严,从而表现出卓越的专业性。所以,我的建议是,无论你是否已经选好了专攻的方向,都不要忽视其它专科的学习。
最后一点(last but not the least)是人文关怀。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文关怀比技术更重要。毕竟,医学还不能包治百病,总会遇到各种无解的病情,治疗本身也会有不适感,另外,患者出于自身的考虑,不一定能够理解和接受我们认为的最佳方案。所有这些都会成为医患双方的绊脚石。医生应多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多些人文关怀,这样患者才会更加配合,治疗也会更加顺畅。尤其在民营齿科,除了过硬的技术,优质的服务是赢得患者的制胜法宝。
上述的四点,我想用以下的一句话来总结:思维无疆,学海无涯,技术无边,关怀无穷。
最后,作为友睦齿科的首席医生培训官,我想多说一句。友睦齿科是一家以“医生为本、技术为先”的民营齿科机构,在行业内有非常明显的技术优势,以及对年轻医生的持续、系统、专业的培训机制。同时,友睦齿科有着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的氛围。如果你想加入我们,任何一位高年资的医生都乐于与你探讨专业问题,并毫无保留地与你分享临床经验。我们期待你的加入!
道路曲折且修远,禅定清净以求索。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