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肥胖人群血清中的一些游离不饱和脂肪酸与代谢健康状态密切相关,这些游离脂肪酸将有望作为新的标志物对人们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价并预测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近日该发现在《细胞》和《柳叶刀》联合支持的开源杂志《EBioMedicine》上在线发表。该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转化医学中心主任贾伟教授和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贾伟平教授共同领导中美18名研究者合作完成,对研究与肥胖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的发展机制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估均具有重要意义。
肥胖人群患有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比例明显增加。但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肥胖病人都会患代谢综合征,大约有25%~40%的肥胖者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健康并且没有任何代谢性疾病,人们用“代谢健康型肥胖”来描述这一类肥胖人群。但目前没有可以被普遍接受的标准用于鉴定一个人的代谢表型,尤其是对于超重或肥胖者,无法判别其是否属于健康型或非健康型的表型。因此,如果能够建立代谢表型的标准,将能够在体检和社区筛查中明确糖尿病以及相关代谢性疾病高危人群,从而早期干预,有效减少糖尿病和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
随着体重的升高,游离脂肪酸水平会在血液中缓慢上升,这个现象被认为是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研究团队开展了四个独立研究,共收集452份临床血液样本,全面分析肥胖人群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和代谢状态的关系。这四个独立研究包括一个横断面对照样本集、一个有长达10年随访信息的肥胖者血清样本集、一个代谢手术后随访2年的临床研究样本集以及一个为期8周低卡路里饮食干预研究样本集。研究中发现一组不饱和脂肪酸能准确反映人群的代谢状态,四个样本集能够交互验证此结果。
“利用转化医学中心的代谢组学平台,我们采用高效液相飞行时间质谱在血液中检测了四十几种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占血液中总脂肪酸的10%,由于含量较低且动态波动范围较宽,我们面临的一个技术难题就是一次性在血液中同时检测和定量尽可能多的游离脂肪酸。”贾伟教授介绍,“我们研究发现的这几个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进一步开发成具有预测糖尿病风险以及评价糖尿病治疗效果的生物标志物,目前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开发和技术转化工作已经开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