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医网官方微信
客户端下载
互联网医学教育
医界评论

“招医上门”靠谱吗?

2015-08-12 10:55
来源:健康报   作者:张昊

2400万美元!这是Uber(优步)首席技术官奥斯卡·佩爵创立的Pager项目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拿到的投资额,这个面向非急救病人提供“招医上门”服务的远程医疗项目的崛起速度令人咂舌。在我国,上门“面诊”可以跳出移动医疗禁止线上诊治的法律禁区,加上巨额投资、Uber背景、“互联网+”等诸多光环,这种新项目和新模式是否会对传统医疗形成颠覆之势,“外国和尚念的经”能否落地中国?

患者:有医生上门再好不过

“想不想让医生上门看病?”“怎么不想?要能有专家上门,我哪儿还用遭这罪。”7月30日凌晨4时,打着哈欠、揉着眼睛出门为孩子挂号的何女士毫不犹豫地回答。半个小时后,何女士到达位于二环内的北京中医医院。而此时,数百平方米的挂号大厅里已经挤得满满当当。

挂号要6时30分才开始,最早的排队者昨晚已到。“参与”排队的不只有人,还有板凳、矿泉水瓶、雨伞等,不远的墙角处,它们的主人正抵抗着困意,目不转睛盯着位置。

排队的人数快速增长,有年轻人也有老者。其中,年过六旬的李阿姨赶了2个多小时的夜班公交从通州来,为的是挂一个消化科的专家号;老姚一宿没睡,火车加汽车500多公里从内蒙古连夜赶来,只为了给70多岁老父亲治顽固皮炎;吴姐一家从张家口来,早晨4时赶到却还是排在10名开外,正在担心能否给孩子挂上看紫外线过敏的专家号。

“‘招医上门’,靠谱吗?我们大老远赶来都看不上,招上门的能是什么专家?就算招来了,那费用还不得贵到没边?”吴姐对何女士谈起的“招医上门”似乎不感冒。

“就算可以‘招医上门’,恐怕也是大城市的病人享受得到。像我父亲这样的,在老家看了一圈都没看好,这才来的北京,在家就算能招医也是招当地的,招来还不是一样不行?”老姚也加入了聊天。

虽然病友们顾虑重重,但何女士仍然对“招医上门”充满期待:“我想费用不会是问题,就像滴滴打车软件细分了顺风车、快车和专车一样,将来的招医软件也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将医生的上门服务分出档次。移动信息化可以将医疗服务的供方和需方无缝衔接起来,许多问题对专家来说就是举手之劳,如果有顺风车一样的‘顺风诊’,则可能医患都受益,至少可部分解决看病难问题。”

医生:时间是最大障碍

“对我来说最大的问题是时间。”北京中医医院的一名主治医生接受采访时表示,“上门出诊对于中医来说不存在技术障碍,只是很难有工作之外的时间和精力去出诊。”

广州市某三甲医院眼科主治医生温鑫也认为时间是最大障碍:“对于我这样主治级别及以下的小大夫,医院里的活儿已经忙到喝水都没有时间,就算出诊收入再丰厚也没有时间去干。对于主任医师级别的专家来说,带研究生、承担各级科研项目、出门诊、做手术,更难有时间和精力兼顾出诊。”

北京协和医院的一位主任医师则认为,上门出诊模式有法律风险。根据我国现有的法律,执业医师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后,需要在医疗机构注册才可行医。如果上门出诊,医生的身份是自然人还是医院派出?算不算非法行医?“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没有医生愿拿自己的职业信誉冒险。”

但也有医生对这一模式充满期待。北京积水潭医院的一位外科医生就表示,新模式的最大诱惑在于可以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卖”个合理价格,体现自己的价值。

监管:期待正规移动医疗快发展

记者从就职于优步中国的知情人士处了解到,该公司目前尚无意进军医疗,“Uber医生”也无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表。然而,在国内热火朝天的移动医疗圈子里,“招医上门”已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在移动医疗行业创业多年的某医疗科技公司总经理刘震廷认为:“谈颠覆还为时过早,‘招医上门’无法产生任何新的医疗资源,只是增加了资源的售卖途径,解决不了当前优质医疗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而且,在线医疗有跨不过去的法律红线,‘招医上门’也同样面临医生禁止随意多点执业的现实制度障碍。”

当然,“圈内”也有乐观者,一位正致力于慢病管理和全科医学软件开发的移动医疗公司负责人说:“新模式是否进步,要考评的是它能否解决部分问题,例如慢病管理问题,残疾和卧床病人的就医问题,或者以市场化定价解决高端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如果可以解决部分问题,就值得肯定和引导。”

出人意料的是,一些医疗监管人士对“Uber医生”充满期待。杭州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所长蒋辉权说,从现有法律法规角度来说,滴滴打车和uber当前的运营模式都是违法的,但是官方并没有禁止,这是因为它们给老百姓带来了方便实惠并获得了认同。法律和政策永远是滞后于时代发展的,所以不能以法为名阻挡潮流和趋势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医生可以出诊,村医可以出诊,为什么一定要禁止医院里的医生出诊?

蒋辉权认为,“Uber医生”模式应该在有条件的专科先行尝试,并且对入户行医的医疗风险进行先期约定,规范好医患双方分别要承担什么样的风险,才能保证“招医上门”模式健康发展。“医疗监管的目的不是要打压患者的医疗需求,而是为了让患者享受到更方便、更规范的医疗服务。我们真心希望‘Uber医生’这类模式能快速健康发展起来,只有正规的移动医疗发展了,那些网络非法行医才不会有市场。”

“病房日记”缘何遭受质疑    破除逐利机制是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 静脉活性药物在痔病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应用
  • 细胞凋亡机制
  • 从心血管一级预防看高危人群筛查与管理
  • 胸椎管狭窄症的诊疗策略
华医网提供医学教育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