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在诊断后,若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那么,是不是即使将来血糖降下来了,仍然很容易发生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呢?答案是“Yes”!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延兵教授介绍,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血糖的“代谢记忆”效应。因此,糖尿病人一旦发现糖尿病,如果能早早将血糖控制好,远期收益将非常好——即使以后血糖控制略松一些,以后合并严重并发症的几率也比那些未能早期发现并及时控制血糖的病人低。
血糖有“代谢记忆”
李延兵介绍,很多糖友不明白“代谢记忆”是什么意思,她打了个形象的比方——患了糖尿病,血糖居高不下,身体的各个组织,就如同泡在糖罐里一般。若只是暂时泡一泡,那不会有问题。当糖罐不在,被泡过的组织便会很快复原。然而,如果泡的时间太长,身体的组织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坏掉”了。这时,即使加以控制,使血糖恢复正常,让血液不再“甜蜜”,可对组织而言,应激已经产生,“变坏”已进展到了不可逆的阶段。此时,即使血糖达标了,身体的组织、器官还是很容易“闹事”,即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会大很多。
“所以,为避免血管在糖罐中泡得太久而被泡坏,一旦发现血糖水平异常,就要尽早开始降糖,这将使病人在以后的生活中获益。”李延兵表示,糖尿病的“代谢记忆”效应已经经过了DCCT(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和UKPDS(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等大型的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证实,从临床上看,早期发现糖尿病,并及时把血糖控制好的病人,即使以后血糖控制略松一些,以后合并严重并发症的几率也比那些未能早期发现并及时控制血糖的病人低。相反,如果在早期不注意对血糖的严格控制,对身体的损害将长久存在甚至是无法弥补的。
血糖控制不能“一刀切”
既然糖尿病有“代谢记忆”,那么,为了避免不好的“代谢记忆”效应出现,患者是否就要早早地、强制地将血糖降到标准范围内呢?李延兵表示,也不尽然。
对于年纪轻、病程短、预期寿命长、没有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的Ⅱ型糖尿病人而言,他们的心血管不容易“出问题”,也不太容易出现低血糖或出现低血糖后容易纠正,不易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应选择合适的降糖方案,使他们的血糖尽快降至标准内。
而对于病程长、有严重心血管并发症或老年人来说,降糖太快、太强烈,容易诱发低血糖并导致不良事件。因此,他们要实现的血糖标准就得放宽些:用更长的时间来实现血糖达标;血糖也不用降至《中国Ⅱ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所说的那么低,如空腹血糖在7毫摩尔/升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在10毫摩尔/升以下,糖化血红蛋白在7%以下。
早发现在于早预测
早期糖尿病人大多数没有自觉症状,待到出现“三多一少”(吃得多、喝得多、小便多、体重减轻)症状时,已不是早期了。所以,要想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糖尿病,不能跟着感觉走,唯一的办法就是及时检测血糖。
李延兵表示,40岁以上的人至少每年检测一次血糖,有糖尿病家族史和肥胖的人,30岁左右就应开始每年检测血糖。若空腹血糖大于7mmol/L、饭后血糖大于11.1mmol/L,就是糖尿病,应通过药物、饮食、运动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办法,及时控制血糖,以达到减轻胰岛负荷、控制病情发展、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温馨提示警惕糖尿病治疗两误区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不少患者存在认知误区,李延兵介绍了临床中最常见的两种:
1.血糖正常了就不吃药、不打针了
到目前为止,包括各类中西药、保健品、食品以及其他手段,都无法根治糖尿病,只能控制血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已经用药的糖尿病患者任意停用药物治疗,血糖将会很快回升。因此,多数中晚期的患者都必须长期服药或打针。
“很多患者都希望找到神仙妙药,一吃就彻底根治,这是不可能的。”李延兵表示,当然,如果处于病程早期,适当的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使血糖控制后,部分患者可以出现一段时期的“病情缓解”,可通过后续加强控制饮食和运动以达到维持血糖控制的目的,但需注意监测血糖,一旦血糖升高了,还是要尽快用药的。
2.拒绝必要的胰岛素治疗
许多患者都不愿意打胰岛素,主要是担心一打胰岛素就撤不下来了。其实,这种担心没有根据。李延兵介绍,注射胰岛素与人胰腺内源产生的胰岛素并无多大区别,主要是补充胰岛素不足。通过检测,一旦确认缺乏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不能控制好血糖的糖尿病病人,都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外源性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控制好后可以减量,甚至有的病人可改服口服药物,早期的患者还可出现“病情缓解”。
李延兵提醒病人,该打胰岛素的还是要打,早打反而是短期打,拖到不行再去打反而是长期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