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医网官方微信
客户端下载
互联网医学教育
医学资讯

栗光明:经验教训累积的越多 医生才能成长越快

2015-12-23 03:21
来源:华医网   作者:

编者按:跟北京同仁医院肝胆外科栗光明主任的采访原本约在上午九点,但是小编被迫在办公室外等了两个小时......即使没有门诊,没有安排手术,栗主任的办公室也被病人家属围得水泄不通。在采访过程中,小编深刻感受到他作为医生的强烈职业感,就像他说的那样,“手到病除”的救死扶伤是医生所独有的成就感,令人欲罢不能。

北京同仁医院肝胆外科主任 栗光明


高考十个志愿全是医学院

为什么当医生?你问一百个医生可能就有一百个答案,但是对于北京同仁医院肝胆外科的栗光明主任来说,答案很简单,医生可以救死扶伤。

对于出生在农村的栗光明来说,对大夫的最初印象就是村里的“赤脚医生”。“我奶奶身体不好,每次去看病吃了大夫开的药以后,立马就好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医生简直是太神奇了!”因此,他上初中的时候就立志学医,甚至在高考报考大学志愿的时候,十个志愿全部是医学院。

但是对于他立志学医的信念,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由于当时学习优异且考试发挥稳定,老师劝他报考清华北大。在当时,一旦考上清华北大不但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对学校来说更是莫大的荣耀。“在农村你说想上医学院,当时学医本科六年,一般的大学四年就毕业了,别人就说,‘你还要多花两年钱呐!’”。家中的哥哥都纳闷一个没出过远门的弟弟,高考志愿甚至都填到了温州。“我当时还填报了温州医学院,我哥说从我家到温州得先坐汽车再坐火车,最后还得坐轮船。”即使周围人再不解,栗光明最终还是凭借实力考上了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

进入大学后,栗光明最喜欢的是“重口味”的解剖课。当时五到六名学生会分到一位“大体老师”进行学习,从开始第一节课到学期结束,正好解剖结束,对于当时的栗光明来说“非常震撼”。北医优质的教学资源,让他充分了解人体结构,奠定了扎实的临床基础。而对于为何选择当一名外科医生,栗光明脱口而出“手到病除”。“当时黄萃庭黄老在肝胆外科界太有名了,他给我们上第一堂科的时候就说,‘外科大夫是会开刀的内科大夫’。我一听,外科大夫这么高大大,就选择了外科。”

经验教训累积的越多 医生才能越快成长

许多人说白大褂不是所有人都能穿的,它需要一个大夫用青春甚至是一生去不断学习。对此,栗光明认为这句话太“好听”了,他的师父冷希圣——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曾说“你当大夫,屁股后面跟的鬼越多,有可能你学到的东西越多”。“临床大夫只有看的病人多了,尤其是不顺利的病人,术后出现合并症或意外,对你的警示和教训越多,你才能成长的越快。”栗光明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在肝癌手术治疗方面成长迅速,要“归功”于曾经肝移植高风险手术的经验积累,“来做肝移植的基本都属于危重病人,术前情况很复杂,往往都伴随出血、肝性昏迷、腹水的等情况,而且面对高昂的手术费,无论是病人还是家属,期望值都很高,这也就对大夫形成了很大的压力。”

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肝移植手术耗时10个小时,病人术中心脏停跳5次,“一台手术不知道死了多少脑细胞。”栗光明笑道。2005年一名肝硬化致急性肝功能衰竭且肝性昏迷的病人,恰好有合适的供体,家属决定进行肝移植手术。由于病人接近昏迷一周,所以手术相当于急诊手术,术前无法进行相关检查,这也增加了手术的难度与风险。在术中切除肝脏的过程中,病人就出现了两次心脏停跳。而真正的难关还在后头,“肝脏供体是在0到4度的保存液里保存,而低体温会让心脏停跳,那新肝‘安’上去以后,血液通过肝脏回到心脏后温度会降低,虽然会采取措施把温度提上来,但是对于已经出现两次停跳的患者,这个手术我不敢做了。”

外科大夫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就是病人死在手术台上,这会给以后的职业生涯造成阴影,所以当时栗光明选择了与家属沟通,得到家属“出现什么结果,我们也都认了”的肯定后,他才决定继续手术。意料之中,待供体移植成功后,血液一开放,患者又出现了两次心脏停跳,最后将病人从手术床上搬到重症监护室病床的过程中,又再次停跳。前后五次与死神的正面对决,栗光明都从死亡线上将病人拽了回来,“这是一次非常惊险的手术,出现任何情况,你得有办法来解决,把你逼入绝境,考验你所有的基本功,迫使你发挥到极致,这也正是手术的魅力所在。”10年后的今天,再提到这次手术栗光明显得仍很激动,但他也表示,“要是现在的话,说命大,我也可能不做了。”

与患者沟通必须要充分到位

造成如今医患矛盾突出的原因,栗光明认为医患双方都有责任和问题,而缓解这一紧张的局面,他认为基层年轻医生应重视与患者的良性沟通。首先,要告诉病人“你是什么病”,第二,目前有哪些治疗方法。“比如我们肝胆外科的肝癌治疗,可以做手术切除,也可以做移植,还可以做射频消融或介入。”每种治疗方法可能会有什么结果,可能会花多少钱,都必须跟病人交代清楚。而目前某些医院由于分科太细,导致“抢医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比如介入科,由于介入是一种相对姑息治疗的手段,可能对于某些早期肝癌患者并不适合,你如果把介入形容的天花乱坠,患者花了钱反而耽误了病情;而晚期肝癌患者不适合手术,你还使劲去做切除,那最后病人可能很快复发,还花很多钱,这种事情,病人肯定会有意见。”所以栗光明认为医学到了今天,所有的病都不是一种治疗方法,必须要沟通到位,让病人知情且有选择的权利。

基层医生对于指南的理解和贯彻不够

几乎每年栗光明都要去一趟西藏,美曰其名是去旅游放松,实际上他还会去当地医院进行联合会诊手术。“内地大夫去西藏会诊很不容易,会担心高原反应。当地的医生会有很多想法,但是缺乏交流的机会,不知道该怎么去做。”出生于山西阳城县的栗光明,每年还会利用回老家探亲的时间,到县医院去交流会诊。在下基层的过程中,他发现基层医生最缺乏的不是硬件设备,而是对于疾病诊治指南的理解与贯彻。

例如常见疾病胆囊结石,是不是一查出来就需要治疗呢?“人身上的任何器官肯定都有用,除非这个器官留在身体里的危害超过了做手术风险所带来的弊端。”栗光明认为,对于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某些基层医生存在过度治疗的问题,“比如说一公分甚至零点几公分的小石头,从来不疼不痒,正常吃饭,这样的病人很多,是不需要治疗的,但是在基层,很多人就给做了手术了,是手术就肯定有相关的合并症,哪怕出现合并症的机会只有3%,那你也得考虑。”对于循证医学和诊治指南的领会与学习,恰恰是基层医生所缺乏的。

目前在肝癌治疗方面,达成共识的根治性手段只有手术和射频消融术,但射频消融术是有严格的适应症规定,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肿瘤都可以做射频消融术。同样,基层医院只要有放射科,就可以做介入治疗,而且风险还小,但是适应症对不对?“比如早期肝癌,就不应该选择介入,因为做介入相当于你使病人放弃了根治手段与机会,但是基层很多病例就做介入,做一年做两年,最后做不了了,病人也失去了机会。”对于基层肝癌治疗的这种乱象,栗光明表示担忧,他认为在肿瘤的分级诊疗中,基层医院应当严格遵照指南进行病人的筛查与诊断,不要“强留强治”病人,更不要过度治疗。

而肝癌早期无症状的隐匿特点,需要基层医生在肝癌筛查过程中形成随诊的观念。中国作为乙肝大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属于肝癌的高危人群,如果病情恶化为肝硬化病人,那么每五年会有8%到10%的人会出现癌变。“对于基层大夫来讲,他要做的事情,就是碰到肝硬化病人,你要告诉他,三到六个月来复查一次。”栗光明表示健康宣教工作的贯彻执行,有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无形中也就提高了肝癌的治疗机会。

(原创声明:本文是华医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医生感悟:病例就是患者的故事    病人的痛苦我理解,医生的痛楚,向谁诉说?
  • 静脉活性药物在痔病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应用
  • 细胞凋亡机制
  • 从心血管一级预防看高危人群筛查与管理
  • 胸椎管狭窄症的诊疗策略
华医网提供医学教育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