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5日于京举行的世界卫生组织乙肝预防治疗指南中国发布会暨学术论坛上,世卫组织发布了由其组织全球专家共同制定的首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预防、关怀和治疗指南》。这份《指南》的主要受众是中低收入国家的卫生管理人员,旨在帮助其建立有效的慢性乙肝防治体系,预防慢性乙肝患者向肝硬化、肝癌进展,减少相关死亡。
《指南》建议,用简单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评估肝病分期及治疗指征;优先治疗进展期肝病和存在高死亡风险的患者;推荐首选高耐药屏障核苷(酸)类似物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2岁~11岁儿童使用恩替卡韦)作为一线和二线治疗。同时,《指南》推荐对肝硬化患者予以终生治疗,定期监测疾病进展、药物毒性和肝细胞癌的发生。
《指南》明确,慢性乙肝患者中需要给予治疗的人群包括存在代偿期或失代偿期肝硬化证据的所有成人、青少年和儿童慢性乙肝患者;无肝硬化证据,但年轻大于30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持续升高,且存在乙肝病毒活跃复制证据的患者,也需给予治疗。而对于无肝硬化临床证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持续正常,且乙肝病毒低水平复制的患者,不需立即治疗,但应持续监测。
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表示,我国每年约有90万名新发慢性乙肝患者。33万名新发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大多数患者由慢性乙肝患者发展而成。虽然我国在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其影响还需要数十年后才能显现。因此,加强对肝硬化、肝癌高风险人群的管理和慢性乙肝患者的规范化治疗,能尽快降低因乙肝相关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负担,提高我国慢性乙肝防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