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医网官方微信
客户端下载
互联网医学教育
消化资讯

清华大学科学家发现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关键机制

2015-07-16 04:22
来源:生物谷   作者:

近日,著名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在线发表了清华大学王一国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关于肝脏脂代谢调控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众所周知,肝脏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及运输等代谢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肝脏是脂肪酸氧化分解以及脂肪酸和脂肪合成的重要场所,但因脂质从头合成过程增强使得甘油三酯在肝脏异常积累,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胰岛素抵抗情况的发生。

SREBP1是脂质合成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该基因在经过转录翻译后以非活性状态的前体形式与内质网发生结合,当细胞受到胰岛素信号激活,SREBP1会以COPII依赖性途径从内质网转运到高尔基体,经过高尔基体内部蛋白酶的加工形成活性形式,随后发生核质穿梭转移到细胞核中诱导脂质合成基因的表达。但一直以来,在胰岛素抵抗的肥胖和糖尿病中,SREBP1的活性如何得到增强,其中的机制一直不清楚。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CREB转录调控共激活因子2(CRTC2)能够调节COPII依赖性的SREBP1加工过程,同时CRTC2的这一作用还会受到mTOR信号途径的调控。研究人员发现CRTC2能够与COPII复合体中的一个重要组分竞争结合该复合体中另一组分,从而扰乱SREBP1的转运。在进食过程中,mTOR能够对CRTC2进行磷酸化,减弱其对COPII依赖性SREBP1加工途径的抑制性作用。在肥胖小鼠的肝脏中过表达不能被mTOR磷酸化的CRTC2突变体能够显着改变脂质合成基因的表达,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发现CRTC2能够通过影响COPII依赖性的SREBP1蛋白加工过程抑制脂质合成,同时CRTC2还会受到mTOR信号途径的调控,这一发现为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开发相关干预治疗手段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多样化饮食方式或促进机体胃肠道的健康    灵芝可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肥胖
  • 静脉活性药物在痔病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应用
  • 细胞凋亡机制
  • 从心血管一级预防看高危人群筛查与管理
  • 胸椎管狭窄症的诊疗策略
华医网提供医学教育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