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医网官方微信
客户端下载
互联网医学教育
业内要闻

推进住培 让好政策落地生根

2016-03-03 10:17
来源:健康报   作者:

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2016年两会医界代表、委员医学人才培养座谈会3月1日在京举行。针对当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热点问题,两会代表、委员与业界专家集思广益,建言献策。

要直面和解决问题

“患者都想找好医生看病,中国如果不走规范化培训之路,这个目标将难以实现。”从医43年的全国人大代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科教授李小鹰指出,住培是医生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国际通行惯例。培训制度引发的争议,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对培训制度的宣传、解读不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解读。

全国政协委员、负责中医师资格考试工作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认证中心杨金生说,在大学第五年和毕业后第一年考取执业医师资质前,由于没有行医资质,医学生动手机会少,推行住培制度正是针对医学教育的薄弱环节,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健康的重要制度设计。中医更需要规范化培养,需要通科轮转才能系统把握中医理论,培养临床思维和临床技能。

“住培制度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是社会问题和管理问题。我们需要直面和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把问题夸大化而否定制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张澍教授表示,建立住培制度是中国医学教育制度的重要一步,应该做也必须做。医生面对的是生命,医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

把“语文作业”变“数学作业”

培训期间待遇过低,培训学不到东西,是目前住院医师吐槽的两大问题。两会代表、委员与业内专家也高度关注这两个问题。

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段涛说,现在很多政策是“语文作业”。这些政策文件提出的加大投入、保证质量的目标,更需要变成“数学作业”,要有投入和培训、考核的具体指标,在执行上要有统一、具体的标准。“英语作业”也要做好,根据中国实际与国际对标。要坚持问题导向,让住培学员的诉求得到表达,合理需求得到满足。对此,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副司长金生国表示,国家在基地选择、培训内容和标准上都有要求,今后的关键是如何落实。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指出,保障住培学员待遇,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委派单位、培训基地四方面的钱都不能少,但部分地区和基地落实还不到位。不能因为中央财政给了钱,地方在投入上就不到位。此外,在培训内容和效果上,必须严格对基地进行考核。

微博达人“烧伤超人阿宝”、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整形科医生宁方刚也应邀参加此次座谈会。他说,在保证住院医师经济待遇上,对基地要有更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同时要更充分考虑住培学员的利益,畅通他们表达维护权利的渠道。

学位衔接是有力推动

目前,在住培制度推行中,有的已经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的医学生进入临床岗位后,需要重新进行规范化培训,他们最大的意见是成长为医生的时间更长了,培训期间待遇也达不到相应级别医生水平。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柯杨表示,实践性强是医学教育特殊性的突出体现,要在“干中学”。教育系统重科研的评价导向导致医学院校对科学学位学生需求强烈,专业学位招生少,有的专业学位头衔研究生做的是科学学位培训,学生毕业后不能胜任临床工作。住培政策的推行涉及多方利益,现在处在过渡阶段产生的问题,需要更多的协调,很多配套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这类住培学员,要承认他们已取得的学位,给予相应待遇和更好的政策,让他们能够安心培训。

住培制度推行以来,医教协同步伐也在不断加紧。国务院学位办副主任兼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黄宝印在座谈会上表示,国务院学位办正在积极推进专业学位与住培制度衔接,加强医教融合。2015年入学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已与住培并轨。对于5年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的人员,在住培期间将可以申请专业学位,教育部将在今年5月启动这项工作。

三级医院一对一帮扶贫困县医院    大家的心声正是代表委员的关注
  • 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
  • 儿童血液系统疾病概述
  • 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规范诊疗
  • 主动脉瓣狭窄的超声心动图评估
华医网提供医学教育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