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医护收入!医改大省又出新举措:年薪制,优化编制,薪酬分配向这类人员倾斜

2024-07-30 03:58
来源:福建省卫健委   作者:

近日,福建省卫生健康委、省委编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以进一步推进全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强调到2025年底,各县域医共体全部达到国家紧密型评判标准。

图源:福建省卫健委

到2027年底,全省各县域医共体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进一步巩固,县乡村三级协同更加高效,县域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医保基金县域使用效能明显提升,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实施方案》因地制宜推广三明经验,吸收福建省医共体建设的实践经验,巩固所有县(市)已组建的县域医共体,明确了进一步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的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主要任务部分对县域医共体的外部管理、内部运行、完善服务、支持政策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形成了4个方面17项重点任务。



如何进一步完善县域医共体管理体制?

《实施方案》从4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县域医共体管理体制。

一是健全推进机制

建立由县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各部门参与的推进机制,由县级党委或政府负责人担任召集人,推进机制日常工作由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承担,完善支持政策,落实监管责任,压实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管理、服务责任。

二是完善县域医共体布局

巩固已建成的县域医共体并支持市辖区组建县域医共体,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办医疗机构加入县域医共体。鼓励有条件的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县域医共体,明确县域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法人资格、机构名称等原则上保持不变。

三是建立县域医防协同

建立健全县域医共体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服务融合和资源信息共享等协同机制,县级公共卫生专业机构负责县域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技术指导、业务培训、监督检查等工作,探索参与县域医共体管理和服务的有效形式。

四是加强城乡联动和乡村一体化

城市支援农村方面,通过专家派驻、专科共建、临床带教、远程协同、科研和项目协作等方式推进三级医院与县域医共体结对帮扶、组团式支援,开展帮扶的城市公立三级医院对县域医共体要至少派出3名以上专家给予医疗、药学、护理、管理等常年驻守指导。


以县带乡方面,要求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通过“科包院”、联合病房、培训指导、县域巡回医疗等形式向乡镇(街道)常年派驻临床、管理人才,确保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1名牵头医院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常年服务。



规范县域医共体内部运行管理有哪些具体要求?

《实施方案》从4个方面提出规范县域医共体内部运行管理的具体要求。

一是完善内部决策机制

加强县域医共体党组织建设,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班子成员可兼任县域医共体党组织书记,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

二是加强绩效考核

要求各设区市或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县域医共体年度任务目标和绩效考核指标,每年开展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主要负责人任免、薪酬、奖惩以及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医保基金支付、绩效工资总量核定等挂钩。要以资源下沉为导向,建立内部考核激励机制,考核指标向资源下沉、巡诊派驻、家庭医生签约、成本控制等方面倾斜。要求制定医保基金结余留用收入、绩效工资等在各成员单位的分配方案,明确医保基金结余留用收入在成员单位的分配比例。

三是加强内部统一管理

依托牵头医院组建县域医共体人力资源、财务、医保等三大管理中心。统筹县域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人员合理流动,优先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人需要,确保基层全科医生、中医医师、公共卫生医师、药师等按要求配备到位。

四是强化服务质量管理

依托牵头医院组建医疗质控、药品(耗材)等两个管理中心。要求统一县域医共体内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等标准,强化县域医共体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完善查房、病案管理、处方点评、机构间转诊等工作流程和标准,加强检查检验、疾病诊断质量监测评价。制定县域医共体内统一用药目录,实行统一采购配送,统一支付货款。建立缺药登记和配送制度,推动县域医共体内医保处方自由流动。



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整体服务能力有哪些举措?

《实施方案》从5个方面进一步提升县域医共体的整体服务能力。

一是完善资源服务共享

完善县域内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诊断、消毒供应、远程会诊等六大资源共享中心,统筹建立县域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等五大临床服务中心,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提升服务能力。建立县域医共体信息数据管理中心,推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应用。

二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统筹县域中医药服务资源,加快推进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共享中药房及中药配送服务项目建设。加强对基层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和适宜技术推广,指导基层加强“中医馆”“中医阁”建设。

三是提升重大疫情应对和医疗应急能力

要求健全县域医共体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依托牵头医院建立覆盖城乡的县域急救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应急小分队建设,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

四是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县级综合医院要设立全科医学科,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平台,依托村居(社区)网格,扩大做实一般人群和重点人群签约服务。县域医共体内上级医院在专家号源、住院床位和预约检查等方面预留20%以上的资源优先保障患者转诊。

五是创新医防融合新模式

依托牵头医院组建健康管理中心,完善县域医共体公共卫生责任清单,明确牵头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责,统筹医保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使用,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的有效衔接。


完善县域医共体建设有哪些支持政策?

在投入保障方面,对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同时新增财政卫生健康支出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适当倾斜。省级财政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药物制度补助、乡镇卫生院人员经费保障和卫技人员奖励等资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予以补助。探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由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打包管理。预算内投资对县域医共体内符合条件的项目加大支持力度,探索建立县域医共体建设省级补助长效机制。

在人事编制方面,提出在编制使用、人员招聘、人事安排、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等方面赋予县域医共体更多自主权。

县域医共体内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编制使用实行备案制管理,牵头医院研究提出编制使用需求方案,报县级卫健部门审核,经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备案后实施。县域医共体推进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县管乡用”,乡村医生“乡聘村用”,适当提高基层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执业(助理)医师可参加职称评聘。

在薪酬方面,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合理确定内部薪酬结构,注重医务人员的收入稳定和有效激励,可在内部薪酬分配时向群众急需且人才短缺专业或下沉下乡的医务人员倾斜。统筹平衡县乡两级绩效工资水平,合理调控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间人员收入差距。推进县域医共体内各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实行年薪制。

在医保政策支持方面,一是完善医保支付政策。完善县域医共体“总额包干、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结余资金纳入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收入,明确合理超支分担界限,加强对医疗费用增长率、医保报销比例、基层就诊率、县域内基金支出比例、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基金占比等方面的考核。强化县域医共体医保基金使用内部监管责任,对中医医疗机构牵头组建的县域医共体在总额预算上适当倾斜。


二是加强医疗保障政策协同。要求各地实施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时,要统筹支持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对于换药、注射、输液、采血等均质化程度高的医疗服务项目,可以明确具体范围,逐步实施县域同城同价。合理调整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与医保基金统筹能力和患者承受能力相衔接。医保报销目录增设中医康复治疗、安宁疗护等农村地区适宜卫生服务项目,简化申报流程,逐步提高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性收入占比。

定调!所有医护注意:中央公布医改新任务,重点关注薪酬、编制、基层等7大方面→    职称评审新规:工作30年中级10年,可这样评副高!基层“万年主治”晋升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