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 Smith 等首次报道了胎儿 MRI。但是,由于扫描时间过长,限制了胎儿 MRI 的发展。1996年国外出现采用快速扫描序列应用于胎儿临床 MRI 的报道,胎儿 MRI 在国外逐渐普及。在国内,20世纪 90年代开始采用低场(0.35T) 设备进行胎儿 MRI 研究,大约在2000年以后,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山东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分别将 1.5 T MRI 设备应用于胎儿临床检查,弥补了产前胎儿超声检查的不足。
此后,国内胎儿 MRI 迅速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中国的国情对胎儿影像检查具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压力,这也促进了胎儿 MRI 检查的普及。目前国内不仅有许多综合性大医院和儿童医院在开展胎儿 MRI,很多原来不配备 MR 设备的妇产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也纷纷添置设备,开展胎儿 MRI 检查项目,而且大有成为胎儿 MRI 检查主力军的趋势。
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在国外,胎儿 MRI 最具有临床价值的是在神经系统领域,MRI 对比分辨率高、不受颅骨影响等特点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同时,MRI 也可以很好地诊断胎儿颈、胸、腹部及脊柱等各种疾病。然而,胎儿心脏检查却是胎儿 MRI 的难点,不能使用对比剂和无法使用门控技术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对胎儿心脏检查的影响远大于其他系统。
关于产前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无论是胎儿心脏或是其他系统的异常,首选是超声检查。对于胎儿心脏 MRI,大家认为在孕妇肥胖、合并子宫肌瘤、羊水过少、双胎及孕晚期时,MRI 对心脏的显示常优于超声。对胎儿心脏肿瘤、心包积液和囊肿、心脏憩室、心脏增大和心脏位置异常等改变,MRI 诊断既方便又可靠,是对超声的重要补充。
尚存争议的是,如不存在任何孕妇肥胖、合并子宫肌瘤、羊水过少、多胎等特殊情况,对于胎儿最常见、诊断也最困难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胎儿 MRI 是否仍能提供足够有效的、对超声有补充作用的诊断信息,因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病种多变,与出生后相似,并不减少,这些情况使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成为胎儿 MRI 诊断的难点。实际上,就像儿童或成人心脏疾病一样,尽管心脏超声检查效果很好,但 MRI 仍然能够提供额外的诊断信息,这在胎儿也是一样的。
从理论上讲,MRI 可以很好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但实际上,由于做胎儿 MRI 的放射科医师往往不熟悉心脏疾病,而心脏专科医院放射科往往不开展胎儿 MRI,故国内目前开展胎儿心脏 MRI 的医院非常少。
其实胎儿心脏 MRI 的技术相当简单,基本序列为快速稳态自由进动梯度回波序列 (SSFP)171,SSFP 序列 Philips 公司称为快速平衡稳态梯度回波序列,GE 公司称为快速平衡稳态采集序列, Siemens 公司称为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为“白血”的梯度回波图像。
SSFP 序列允许无间隔或负间隔扫描,对于结构很小、又在不断运动的胎儿,负间隔扫描有助于防止遗漏层面,同时又有助于维持图像的信噪比。胎儿心脏 MRI 较次要的序列为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SS-FSE),该序列主要用在显示气道、确定心房位置方面。另外一个较次要的序列为快速稳态自由进动梯度回波电影(SSFP-cine) 序列,可以用来观察心脏动态改变。
虽然扫描序列简单,但胎儿心脏 MRI 对比分辨率高,可以连续跟踪观察,也可以做回顾性重组,且视野大,仍然能提供与心脏超声不一样的诊断信息。笔者的体会是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 MRI 诊断能力,主要取决于放射科医师对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解剖、病理生理、胚胎发育和治疗原则的理解,以及是否有正确的读片思路。
如果理解足够深刻,胎儿心脏 MRI 对许多先天性心脏病仍有很高的诊断价值。相对而言,胎儿 MRI 对先天性心脏病中有心脏和内脏位置异常、心室或心房大小改变、房室连接和心室大动脉连接异常及心外大血管异常的疾病诊断敏感度较高,而对于小的室间隔缺损、轻微的肺动脉瓣狭窄等疾病诊断敏感度并不高。
在读片中,横断面原始图像十分重要,特别是四腔心层面和主动脉弓平面更为重要,这一点与超声重视观察四腔心和三血管平面十分相似,要引起重视。
胎儿 MRI 对设备要求不高,虽然最近有关于 3 T MRI 设备的报道,但主流仍是 1.5 T MRI 设备,使用的序列也大多为常规序列,孕妇也不需要特殊准备,适合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胎儿心脏 MRI 诊断较为困难,主要是对放射科诊断医师对先天性心脏病的知识和读片技能要求较高,而非对设备条件要求高,这需要通过不断加强对放射科医师的心脏专科培训、学习和不断实践才能逐步解决。所以,只要努力,克服难点,胎儿 MRI 将会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和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