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医网官方微信
客户端下载
互联网医学教育
心胸外资讯

心电图解析:心内膜下缺血后的那些变化

2015-04-11 02:15
来源:丁香园   作者:

患者男,84岁,既往有高血压和冠脉疾病病史,做过冠脉旁路搭桥手术。目前服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ACEI、氢氯噻嗪和单硝酸异山梨酯。患者无明显不适。体格检查无特殊,但脉搏节律有异常。心电图如下所示:
  
  如图所示,患者心律不齐,但有很多个RR间期却是相同的。因此,患者处于规律出现不规则心率的状态。心率为75bpm。QRS波的形态基本相同,但第6和10个QRS波(↑)的形态却出现变化,而且在时间上也提前发生了。QRS间期正常(0.10s),电轴也正常(I和aVF导联上QRS波为正性)。
  
  QRS波形态虽然正常,但在肢体导联上显示低电压,即每个肢体导联的QRS波幅都<5mm。另外,有一些胸前导联出现QRS波幅增大,V2导联上的S波为25mm(]),V5导联上的R波为15mm([)。以上现象符合左室肥大的诊断标准的其中一项(SV2+RV5≥35mm)。I和V4-V6导联(^)上可见ST-T波异常,意味着心室肥大或许和复极化过程异常有关系。
  
  以上表现都提示心内膜下缺血。心肌的血供和氧供主要来自心内膜下层(血液从心外膜流向心内膜),因此,由于心室肥大的缘故可能存在心内膜下缺血。
  
  QT/QTc间期正常(400/445ms)。尽管P波不明显,但在每一个长RR间期后都可以见到P波(*,v)。2次早搏之后的PR间期都是一样的(0.52s,↔)。许多QRS波可见T波切迹(+)。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切迹和随后出现QRS波之间的间期也是0.52s(↔),提示这些T波上的切迹实际上就是P波。因为这些P波在I、II、aVF和V4-V6导联为正性,所以有可能是房室传导阻滞或延缓的窦性心律。
  
  图中由↑标识的2个QRS波形态与其他不同,比较宽,应该是室性期前收缩。虽然这些早搏波前都有P波(o),但其PR间期(┌┐)比窦性QRS波的短了很多(0.34s)。可见,这些早搏波与P波无关。
  
  如图所示,在第4个QRS波后的长RR间期中可见P波(*),尽管其后也有1个QRS波(↓),但PR间期还是比窦性波的PR间期短(0.36s,┌—┐)。这提示这个QRS波改变与P波无关,形态又与窦性QRS波一样,属于交界性逸搏波。
  
  另外,房性早搏波或许是由于长RR间期造成的,因为在这个早搏前的第4个QRS波末尾已经可以见到1个正性的早期波形(▼),而这在其他QRS波中并没有看到。

干细胞首次被诱导成三维迷你肺    临床新进展:脂肪栓塞综合征
  • 静脉活性药物在痔病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应用
  • 细胞凋亡机制
  • 从心血管一级预防看高危人群筛查与管理
  • 胸椎管狭窄症的诊疗策略
华医网提供医学教育新形式